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 安全饮食更放心
“这都是纯纯的科技与狠活儿!”今年8月开始,某博主发布了一系列“科技视频”:糖水加香精合成的蜂蜜、没有肉的淀粉肠、明胶片混合糖浆制成燕窝……究竟是什么“科技与狠活”让朴素的食材摇身一变触动人类的味蕾?答案是,食品添加剂。
1.食品添加剂是什么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GB2760-2014)规定,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、香、味,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。
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,2000多个品种,包括防腐剂、抗氧化剂、着色剂、护色剂、甜味剂、增稠剂、凝固剂、膨松剂、水分保持剂等。
2.食品添加剂的作用
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弥补食材原料的不足,对延长食物保质期、提高食物营养成分、改善消费者口味等具有重要作用。在现代食品工业里,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,没有食品添加剂,大家热爱的“快乐水”可乐、巧克力、奶粉等都不复存在。
3.食品添加剂有危害吗
不可否认,很多食品添加剂是有危害的,但“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”,不过量使用就没有危害。
《食品安全法》及《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》都有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、使用范围、用量都有详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。只要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范围,或者超出国标规定的使用量,或者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(比如用三花淡奶伪造羊肉汤),都属于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。
关于近年来三聚氰胺、瘦肉精等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,其实是一些不良商家使用“违法添加物”,并非食品添加剂造成。
4.“0添加”、不含防腐剂食品更安全吗
部分企业大肆宣传推广“0添加”产品,导致很多消费者误认为“0添加”的食品更好,实际上,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,“0添加”基本不可能,也未必更安全。比如,即使是纯酿造酱油,在酿造过程中通常也会用到食品添加剂来提高发酵效率和效果。
关于防腐剂,凡是国标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经过安全性评价,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。有些食品宣称“不含防腐剂”是因为它们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,比如蜂蜜(高糖)、方便面饼(干燥)、腌渍食品(高盐)等,这类食品很难被微生物利用生长,因此“不含防腐剂”等标签实则是营销手段。
实际上,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不会威胁饮食安全,也能满足大众对口味的需求。因此,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不应带着“科技与狠活”的有色眼镜,而是擦亮双眼、理性看待和购买。